首页 > 资讯动态 > 市场行情 > 详细内容

黄酒出海启示录:从国际酒类博览会看中国黄酒的破浪之旅

来源:中国黄酒频道编辑:建刚信息网编部
2025-11-27 16:27:00
近日,塞尔维亚总统与中国酒业协会宋书玉理事长同框的视频引爆网络。这一热度背后,是由中国酒业协会牵头组织 14 家名优酒企(涵盖白酒、黄酒、露酒品类)赴塞尔维亚参与 “开放巴尔干” 国际酒类博览会。此次博览会上,中国国黄酒以“国家团”形式亮相国际舞台,古越龙山、会稽山以传统文化符号的核心姿态亮相贝尔格莱德,以“文化+品质”的双重叙事,向世界传递黄酒的东方韵味与健康价值,让醇厚酒香飘香中东欧市场,为中塞文化交流与产业合作搭建起以酒为媒的桥梁。

图片
开幕式当天,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亲临中国展区,品鉴中国黄酒后,对其独特风味与文化内涵赞誉有加。这场跨越山海的亮相,不仅让黄酒的东方韵味浸润了巴尔干半岛,更为中国黄酒出海写下了生动注脚。





黄酒从“区域符号” 走向 “世界佳酿”

此次塞尔维亚之行,并非单一企业的偶然出海,而是黄酒产业主动融入全球市场的文化先行,是市场价值到文化认同的多重突破。

1. 市场壁垒的突破性跨越

作为东南欧最具影响力的行业盛会,塞尔维亚国际酒类博览会覆盖中东欧核心市场。此前,黄酒出海多集中于东南亚华人社群,在中东欧等主流市场缺乏系统性渗透。而此次以 “中国黄酒” 集体身份亮相,通过专属展区、大师班品鉴、政企对接等多元形式,让欧洲消费者直观感受黄酒的醇厚风味与养生底蕴,印证了黄酒在 “一带一路” 沿线国家的市场适配性,为行业开辟了 “多点开花” 的全球化布局新路径。

2. 品牌价值的群体性提升

不同于单一企业 “单打独斗” 的出海模式,此次2 家黄酒龙头企业组团参展,构建起 “中国黄酒” 的高端品类形象,形成了规模效应与协同优势。中国黄酒不再是孤立的品牌名称,而是承载着千年酿造智慧的文化符号,极大提升了国际市场对黄酒品类的整体认知度与价值认同。

3. 文化传播的场景化落地

黄酒的国际化从来不是单纯的产品输出,而是文化内涵的跨语境传递。此次博览会上,黄酒企业以 “养生底蕴 + 东方韵味” 为核心叙事,通过大师班沉浸式授课、“观色闻香品味悟格” 的品鉴体验,将 “天人合一” 的酿造哲学、药食同源的健康理念转化为可感知的消费体验。塞尔维亚作为欧洲酿酒 “活化石”,其自身悠久的酿酒传统与黄酒文化形成共鸣,让 “酒无国界,情通天下” 的理念落地生根。这种以文化为纽带的传播方式,使黄酒成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 “鲜活载体”,实现了从 “产品展示” 到 “文明互鉴” 的升维。

图片




以国际化反哺高质量发展

此次出海为黄酒产业的内生升级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实践路径,回答了 “千年黄酒如何焕发当代活力” 的行业命题。

1. 高端化转型是破局核心

长期以来,黄酒行业面临 “低价内卷、场景单一” 的发展困境,而黄酒产业的高端化,本质是 “文化为魂、品质为根” 的系统性革新:在原料端强化选控标准,在工艺端推动非遗技艺的现代化转化,在表达端升级包装美学与品牌叙事,在场景端突破传统饮用场景限制,对接全球高端品鉴、文化交流等多元需求。这种转型不是简单的提价,而是通过价值重构,让黄酒的历史底蕴、健康属性与当代生活方式接轨,从根本上提升产业附加值。

2. 集体协同是出海关键策略

宋书玉理事长提出的 “抱团出海,方能远航”,在此次黄酒参展中得到充分验证。单一企业出海往往面临认知壁垒高、推广成本大、资源分散等问题,而产业级的集体亮相能够形成 “品类合力”。黄酒行业应持续强化这种协同效应:一方面,依托中国酒业协会等平台,整合龙头企业资源,在国际重大展会、文化交流活动中打造 “中国黄酒” 统一 IP;另一方面,建立行业共享的国际市场数据库,联合开展消费需求调研、产品适配研发,避免重复投入与恶性竞争,实现 “众行远” 的产业共赢。

3. 政策协同是发展重要支撑

黄酒的国际化进程,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。绍兴与塞尔维亚多座城市的友好结对、柯桥区将黄酒文化交流纳入友好合作协议,为黄酒出海提供了官方背书与合作链条。这启示黄酒企业:要主动融入 “一带一路” 倡议,对接沿线国家的政企资源,借助友好城市、自贸协定等政策红利,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与认知阻力;同时,推动行业标准与国际接轨,参与国际酒类规则制定,让黄酒的酿造技艺、品质标准获得全球认可,构建 “政策 + 标准 + 文化” 的出海支撑体系。

4. 文化赋能是长期竞争力所在

黄酒最深厚的竞争力,藏在其穿越千年的文化底蕴中。此次海外推广中,非遗酿造技艺、养生文化、酒器美学等元素成为吸引国际关注的核心亮点。这要求黄酒产业深度挖掘文化“富矿”:一方面,参与中国酒联合申报 “世界文化遗产”“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”,将黄酒酿造哲学纳入人类文明共同叙事;另一方面,做好文化转译工作,通过编纂中英文词典、制作国际化传播内容,让全球消费者读懂黄酒的 “天人共酿” 智慧;更要将文化融入产品体验,让每一瓶黄酒都成为可触摸、可品味的文化载体,实现 “从技艺到记忆” 的文化传播。



从“走出去” 到 “扎下根”

此次中国黄酒出海只是起点,黄酒产业的国际化之路需要长期主义的坚守与战略布局。未来,行业应聚焦三大方向,推动从 “产品出口” 到 “价值扎根” 的深度转型:

1. 构建全球化市场体系

以中东欧市场为突破口,逐步拓展西欧、北美等主流市场,同时深耕 “一带一路” 沿线国家的华人社群与本土高端消费群体;针对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与消费习惯,优化产品适配性,开发差异化产品,比如面向欧洲市场的低度化、小瓶装黄酒,对接西餐搭配场景的特调产品。

2. 推动从 “产品输出” 到 “产能输出”

借鉴宋书玉提出的 “世界酿造” 理念,长远来看,可在海外核心市场布局酿造基地或分装中心,将中国黄酒的酿造技术、文化理念与当地原料、市场需求相结合,降低贸易壁垒,提升市场响应速度,同时带动关联产业与服务协同出海,构建全球化的产业生态。

3. 培育全球消费者社群

消费者培育是国际化的最终落脚点。黄酒行业应建立 “精准滴灌” 的培育体系:针对海外华人、在华国际友人、中资机构员工等 “种子用户”,开展文化品鉴、非遗体验等活动,借助其文化亲近感实现口碑裂变;通过进驻使领馆、绑定高端中餐场景、参与国际顶级文化活动等路径,构建场景化体验网络;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全球化直播与内容传播,让黄酒文化在润物细无声中融入全球生活方式。

以高端品质筑牢国际竞争力,以政策合作打开全球市场,以文化内涵联结中外情感,这些举措都将推动黄酒从 “中国的黄酒” 转变为 “世界的黄酒”!这杯承载着中华文明的佳酿,必将在全球舞台上绽放更耀眼的光芒,让世界更好地品味中国风味、感受中国文化!